•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规划
  • 鹰潭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之五

    五、 加强交通行业治理能力建设
    (一) 深 化 交通运输管理 改革
    1、加快完善政府职能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对行政职权事项的重新清理和
    划分, 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 缩短行政审批时限。 坚持精减高效、
    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 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规范和引导运输市场发展,
    推进交通运输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推进道路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市场
    化改革, 深化道路货运、 汽车维修业市场化改革。 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加快建立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大交
    通”管理体制框架内,进一步促进市级层面公、铁、水、空、邮等工
    作机制方面的整合融合。建立与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
    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关于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协调机制,妥善解决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的项目审批、土地利用等问题。推进城乡与区域
    交通一体化改革。
    2、深化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改革
    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交通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着力解决交通投
    资领域的制度性、政策性、机制性瓶颈,着力扩大社会投资,引导社
    会资本投向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民生交通和运输业,发挥交通投资对
    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撑和对经济转型的先导引导作用;明确政府事权和
    支出责任, 提高公共财政对交通运输发展中的公益性投入的保障能力。
    完善法规制度,确保各级交通运输事权的合理资金需求,提高公共财
    37
    政保障水平。探索推进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执行合同化、市场化,健
    全完善交通运输公益性项目运营期间亏损补贴制度;创新重点领域投
    融资机制,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的公路投融资模
    式,建立水运发展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港口、内河航运设
    施等建设。
    (二) 重视养护管理 建设
    1、公路养护
    提高养护决策科学化水平。建立并完善公路养护管理科学决策体
    系,通过养护管理系统,辅助制定养护计划和养护方案;完善公路养
    护科学决策制度,研究建立以路况水平、服务水平、资金需求、投资
    效益评估结果等因素为依据的公路养护决策机制,并依据养护科学决
    策结果,合理安排大中修工程计划,逐步加大农村公路大中修比例。
    提高养护机械化作业水平。建立目标考核体系,加大机械化养护
    的资金投入,研究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定额,强化对机械化养护质量
    的要求,规范机械化作业行为;积极促进、合理引导,鼓励养护企业
    做强做精, 加强养护生产资源整合; 加强对招投标和养护合同的管理,
    强化对机械化养护的制度性约束;加大对养护基层人员的培训,提高
    养护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操作水平,加大机械化养护设备应用。
    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 “十三五” 期, 鹰潭市公路应按照 “因
    地制宜、分类有序”的思路,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程,以保持行
    业稳定为前提,以促进事业发展为目的,稳步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改
    革,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公路养护生产组织模式。
    38
    拓宽养护资金来源渠道系。 “十三五”期,鹰潭市公路需按照权
    责一致的原则,构建稳定可靠的公路养护资金保障体系,积极拓宽养
    护资金来源渠道,严格规范养护资金使用管理,建立养护资金历史债
    务偿还机制。
    加强路政治超管理。以超限治理试点项目为依托,探索建立“政
    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社会参与”的超限运输治理格局,研
    究制定违法超限运输非现场处罚机制, 加强超限运输治理处理点建设,
    完善治超监管网络。
    2、航道养护
    建立航道养护质量管理体系, 定期开展航道养护管理检查、 考核。
    完善养护船艇、工作船码头、养护站场等设备设施,逐步建成布局合
    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运行安全、适应水运现代化要求的航道养
    护装备和设施。
    (三) 加强科技和信息化建设
    1、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强化定位明确的创新主体。制定交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和规划,
    把握交通科技发展方向;完善交通政策和法规体系,营造科技创新的
    优良环境;组织重大科技活动,实现技术进步突破;加大政府财政性
    资金投入,有效配置社会科技资源。引导企业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
    进行技术改造,推动节能减排,参与交通科技创新活动。推动交通设
    计、 施工等咨询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成为知识和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
    完善协调合作的创新机制。完善交通创新合作机制与模式,强化
    39
    各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水平。发挥市场在交通科
    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调动政府与社会, 企业与科研机构、
    大专院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有效地整合
    交通科技基础资源,充分利用全社会的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建立开放
    的交通试验共享平台和互联互通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形成
    各方互动、协调合作和资源共享的创新机制。
    营造开放竞争的创新环境。完善推动交通科技进步的相关政策措
    施,制定“科技立项、合同管理、过程评价、质量监督、项目后评估”
    科技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交通科技计划
    项目的绩效评价,建立交通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完善重大科技项目向
    全社会公开招投标制,建立交通行业科技进步的统计和评价制度,研
    究制定科技创新工作的激励机制,加强科技成果的发布和管理,加大
    对科研机构研发能力和诚信水平的考评,倡导诚实守信、公平竞争,
    营造一个崇尚创新、严谨求实、百家争鸣和允许失败的科技创新宽松
    氛围,形成一个规范有序、开放竞争的科技创新环境。
    2、提高交通科技应用水平
    大力提升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开展工程现场管理信息化联网尝
    试;依托重点工程,组织鹰潭地区典型路面结构研究、长寿沥青路面
    和抗车辙能力研究、养护工程旧路面再生利用研究等重大关键技术攻
    关;继续尝试热再生、冷再生应用,积极开展温拌沥青、抗车辙材料
    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提高公众出行服务和货运物流服务的信息化应用程度。推广道路
    40
    运输IC卡和ETC卡的融合应用。升级完善鹰潭市区公交运营智能调度
    系统、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加快建设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加
    快建成覆盖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监测网络,加快形成覆盖重点载运工
    具的监测体系和交通运行环境监测体系,升级完善以电子政务为主体
    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和服务系统。
    3、提高行业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行业管理数据,推进市县两级
    运输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2016年建成12328交通服务信息平台。
    完善驾培智能化管理系统,实行培训计时管理;开发运政内部管理信
    息系统,包括运输服务质量信息考核、行政许可和处罚等项目,实现
    管理业务网上办公和“一站式”便民服务;完成运输业户、营运车辆、
    营业性驾驶员和从业人员以及执法检查数据库标准规范和数据库的建
    设工作。
    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整合交通信息采集、交通管理、交通运
    营、应急交通组织、交通信息发布等内容,建立跨行业、跨部门运行
    的交通信息平台, 形成面向管理、 协调、 公众信息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建立以规划和交通信息为主的交通信息管理平台和跨部门信息共享机
    制;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和发布标准与技术规范;注重公众参与,建
    立公共信息平台的公众参与系统,实现大众公共信息的发布、公众意
    见收集等。联合平台运营商,完善车辆数据上传内容,实现数据准确
    率达到90%以上。
    (四) 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
    41
    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和保护环境为目标,以交通运
    输方式结构优化为重点, 以运输装备升级和运输组织优化为主要抓手,
    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和行业转
    型发展。
    促进结构性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快综合运输网络的形成、完善综
    合运输枢纽的建设。大力发展水运、铁路等低能耗运输方式,提升水
    运、铁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比重。倡导低碳型的出行方式,加快发展城
    市公共交通,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
    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增强绿色出行吸引
    力。
    发展技术性节能减排。大力推广节能型设备、材料及施工工艺,
    开展绿色循环低碳铺路新技术以及改性沥青等绿色循环低碳新材料的
    应用,加快沥青再生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客货运车辆、内河船舶运力
    结构调整,加速淘汰不符合安全运行条件的老旧车辆和落后船型,鼓
    励发展环保型交通运输车辆,继续推进公交车、农班车和出租车向高
    效低耗、绿色环保车辆更新的力度,推广应用LNG船舶。
    加强管理性节能减排。加强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和退出
    管理, 确保新增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车辆 100%达到燃油消耗限值标准。
    加快发展专业化运输和第三方物流,积极引导货物运输向网络化、规
    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优化货运组织,提高货运实载率。推进
    运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实现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管理。
    (五) 健全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4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依照法
    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要求,修订完善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行
    业管理部门安全管理工作的程序性规范和记录归档。建立和完善事故
    防控机制。着重建立预防在前、防范在先的安全预警机制;建立重大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构建重大危
    险源动态监管体系。 完善安全评估制度, 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
    检测、评估和监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加强对重点运输车辆使用
    性质的核查,保持对道路危险品运输市场监督和管理。提高农村交通
    运输和普通货物运输市场主体的安全资质或标准, 全面清理挂靠经营,
    把好市场准入关。
    强化建设市场监管。抓好工程设计、建设管理、监理、施工、试
    验检测等环节的监管。做好重点部位的监管,认真落实精细化施工要
    求,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控制水平。建立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和
    信息化程度高的质量安全检查体系。
    提高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继续加快公路、水上和客运应急指
    挥系统建设,实现对区内重点路航、重点运输企业安全实时监控的全
    覆盖。完善涵盖公路、水路、城市客运、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安全监管
    与应急管理预案体系,提高交通运输应急保障系统的时效性和可操作
    性。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组建应急运输保障车队,推进救助基地和救
    助站点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实施交通设施安保工程。以控制公路使用者行车安全风险和公路
    43
    管理养护责任风险为核心,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加大危桥改造力
    度, 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交通工程技术手段处置, 完善交通管理设施,
    打造“平安示范公路”。加强港口航道安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加强堤
    岸保护措施。加强航运枢纽、过船建筑物等航道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
    改扩建,完善内河安全监管设施建设。
    (六) 促进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
    扎实做好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出租汽车行业改革、
    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合理调整国家、企业、司机和乘客之间的关系,
    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促进出租汽车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按照 “总
    量控制、有序发展、满足需求”的原则,根据出租车客流增长规律逐
    步扩大行业规模;加强对出租汽车企业的监管,规范企业行为,切实
    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出租汽车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和退出的有关规定,建立良好的出租汽车运营市场
    秩序和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加强经营权管理。一是大力推行公司化
    经营。 二是改革营运证投放制度。 三是全面实行经营权使用合同制度;
    积极发展出租车电召模式,引导经营企业推出人工电话召车、手机软
    件召车、网络约车等多种电召服务方式。鼓励移动互联网与出租汽车
    行业融合创新,建立和引进网络约租车平台;提升出租汽车行业信息
    化水平,合理规划营运站点,规范车辆运行。
    (七) 引导维修与驾培行业发展
    1、加强维修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4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维修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规范
    化经营方向发展,树立企业品牌意识,开展连锁服务,拓展服务空间
    和范围,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着力建设区域性的维修网络,维修技
    术人才网络、信息服务和应急救助网络,促进现有综合性能维修向专
    业化维修过渡,延伸汽车维修及相关服务功能,落实维修服务质量跟
    踪制度。
    2、加强维修市场的管理与监督
    进一步加强行业信息化管理, 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
    实现行业监管进一步到位,企业行为进一步规范透明;建立行业综合
    考评体系, 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就必须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使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护,使违法者的利益得到限制。
    3、加大驾培投入,严格驾培监管
    加强现代机动车驾培体系建设,促进鹰潭市机动车驾驶培训行业
    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加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
    场管理,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驾培市场经营行为。二
    是创新监管方式, 推进驾培机构规范化建设。 强化驾校基础工作管理,
    强化学员培训管理, 推行教练员素质教育工程, 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
    (八) 推进 行业 依法 治理能力建设
    1、推进交通运输依法行政
    完善依法行政各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高交通运
    输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实现依法决策,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
    制;实现依法管理,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深入推行
    45
    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权力依法取得,行政程序依法履行,行政行为
    依法做出,行政责任依法承担。创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推进交通运
    输综合执法改革,加大执法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力度,推行说理式执法
    等柔性执法新模式。
    2、强化法治交通支撑保障
    制订出台一批与上位法相配套,交通运输发展和管理亟需的地方
    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完善交通运输执法监督网络,形成执法监督的
    长效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和评议考核,完善相配套的奖惩制度,加强
    交通运输执法标准化建设,推进交通运输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和基层
    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建设规范化。为交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
    保障。
    (九) 强化专业 人才队伍 建设
    1、建设全方位合力发展人才机制
    构建面向全行业的以能力建设为基础的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和开发
    体系,坚持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
    绩明显的干部人才。推进交通干部人才横向、纵向交流,加大交通干
    部人才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干部人才实践锻炼,通过上挂、下派等多
    种形式,对干部人才进行挂职实践锻炼,为干部成长成才营造环境。
    2、加快培养交通高层次人才队伍
    充分结合综合交通运输管理具备管理综合性、专业交叉性和技术
    集成性等特点,统筹抓好交通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
    才队伍建设,拓展人才引进和培养途径,提高人才引进档次和质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